首页 > 技术服务 > 多肽文献
多肽文献
RGD 肽是一类含有精氨酸- 甘氨酸- 天冬氨酸( Arg- Gly- Asp) 的短肽, 作为整合素和其配体相互作用的识别位点, 介导细胞与细胞外基质及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肿瘤细胞或者新生血管可以特异表达某些整合素如αvβ3, 能以一定的亲和力结合 RGD 肽, 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靶点。
阅读量:467 | 2024/3/17 14:08:06
目的 了解病毒入胞、内含体逃逸等机制,从中得到启发为进一步设计开发高效智能、仿病毒载药工具提供帮助。结果与结论 对病毒感染机制全面、深入的了解,有助于我们利用病毒逃避宿主杀伤机制,为设计、研发高效率非病毒载药多肽提供新思路。
阅读量:303 | 2024/3/15 16:54:45
近年来,多肽自组装因其结构多样性及在生命科学领域中良好的应用前景而逐渐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本文总结了目前国内外多肽自组装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肽类自组装形成的多种形态结构进行了介绍,同时也就自组装机制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阅读量:492 | 2024/3/14 16:08:14
螺旋型抗癌肽的净电荷对其生物活性具有明显的影响,多肽的净电荷和分子内的静电排斥作用数目存在一个最适范围. 多肽的净电荷过低,削弱了多肽与癌细胞负电性的细胞膜之间的静电识别相互作用,活性和选择性均显著降低;而净电荷过多,又会增加分子内部和分子之间的静电排斥作用,影响多肽的二级结构,进而影响多肽与癌细胞的相互作用和抗癌活性.
阅读量:393 | 2024/3/14 14:17:02
该文总结了二次离子质谱、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质谱和常压敞开式离子化质谱三大类型质谱分子成像(MSI)技术的概况、技术与方法及其应用新进展。
阅读量:1097 | 2024/3/13 15:01:20
基于铜离子对罗丹明B标记的多肽的荧光猝灭作用, 构建了一种用于检测铜离子的高选择、 高灵敏荧光传感器. 该传感器检测铜离子的线性范围为5×10‒4~1×10‒2 μmol/L和0.1~7 μmol/L, 检出限为0.29 nmol/L, 可用于实际水样中铜离子的检测. 预期此荧光传感原理结合选择性多肽可用于构建检测食品或环境中其它有毒有害物质的传感器.
阅读量:161 | 2024/3/12 18:04:59
本文总结了过去十年内发现的利用短肽分子作为免疫治疗药物或递送平台的癌症免疫疗法. 从简要介绍癌症免疫治疗开始, 我们概述了多肽分子的特定药物功能, 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疫苗抗原和佐剂. 随后着重介绍了基于多肽纳米结构作为递送平台, 用于药物靶向递送或多种药物共同递送以增强免疫原性的进展. 最后对基于多肽的癌症免疫治疗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阅读量:753 | 2024/3/3 14:17:09
本文总结了防御素的分类、分布及不同种类防御素特有的结构特点,阐述了防御素主要的生物活性及其不同的作用机制,介绍了目前防御素在临床研究中的方向及进展,并提出防御素未来可以作为新药物设计模板、疾病诊断指标、疫苗佐剂、肿瘤治疗靶标等一系列应用设想。
阅读量:453 | 2024/3/1 15:07:17
在这篇综述中, 我们讨论了肽基多孔材料的设计、合成、组装及其性能, 并综述了近年来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阅读量:884 | 2024/2/23 16:06:41

首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 页 页次:17/20页 共有173条 转到

全:种类繁多,修饰齐全
快:快速发货,顺丰包邮
优:专业团队,品质保证
24:客服在线,高效快捷

微信扫码联系客服
电话:0551-65177703  邮箱:pb@peptidesbank.com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四川路868号云谷创新园A6栋3层
皖ICP备2024046425号-1